首页    评委会    新华大采风述评《书画家明确艺术风格过程中面临的挑战》

新华大采风艺品城讯(薛学拾 卫建忠 新华大采风就签约书画家关心的艺术风格的构建等热点话题,特邀新华大采风董事长、艺品城管委会主任康留国,新华大采风评委会主任张庆华发表系列述评,本期聚焦书画家在明确艺术风格时可能遭遇的诸多挑战。

新华大采风董事长、艺品城管委会主任康留国认为:

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市场导向的干扰

当下艺术市场中,商业利益对书画创作影响颇大。市场需求与流行趋势常使书画家受诱惑,为迎合市场改变创作方向,难以坚守原本想探索的风格。比如,部分题材或风格作品在市场上更吃香、价格高,有些书画家就会因经济利益,舍弃独特创作理念,转去创作迎合流行的作品,阻碍自身艺术风格形成。

社会舆论压力

社会舆论和公众评价对书画家创作心态影响不容忽视。作品若得不到认可或遭负面评价,书画家易产生自我怀疑,动摇对自身艺术风格的信心。像一些具创新性却未被大众理解的风格,会面临批评质疑,书画家坚持风格时,心理压力巨大,甚至可能为迎合大众口味改变风格。

行业竞争压力

书画行业竞争激烈,众多书画家争展才华特色。在此环境下,要找到独特艺术风格脱颖而出并非易事,得面对同行竞争压力。而且行业内存在跟风模仿现象,也影响书画家形成独特风格。

自身创作过程中的挑战技法与风格的融合难题

书画家需掌握多样绘画技巧与表现手法,可将它们与想表达的艺术风格完美融合却很难。有时技法娴熟,却难与独特艺术理念结合,致使作品缺个性和深度。例如,擅长细腻笔触描绘景物的书画家,在表达豪放风格时,摆脱不了细腻技法束缚,风格就不协调统一。

创作灵感的枯竭

艺术风格形成需不断创新突破,这依赖丰富创作灵感,然而灵感并非取之不尽。书画家创作中可能遇灵感枯竭情况,长时间找不到新思路、新表现方式,就易陷入创作困境,难进一步明确风格。比如部分书画家形成一定风格后,习惯某种创作模式,会渐失创新动力与灵感,作品没了新意。

自我认知的偏差

书画家对自身艺术风格有认知探索过程,其间可能出现偏差。有的高估自身水平,以为风格独特,实则不成熟或缺深度;有的过于谦虚或迷茫,看不到作品独特处,无法准确定位风格。

新华大采风评委会主任张庆华认为:

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,传统与现代的平衡

当今时代,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碰撞,书画家既要传承传统艺术精髓,又要融入现代元素与审美观念,在二者间找平衡不易。过于侧重传统,作品显陈旧、缺时代感;过度追求现代,又易失传统文化底蕴。像有的书画家融入现代抽象元素到传统书画创作时,因处理不当,作品失了原有韵味。

科技发展的冲击

科技飞速发展给书画艺术带来机遇与挑战。一方面,数字化技术改变作品传播展示方式,却可能使书画家依赖科技,忽视传统技法训练与艺术内涵表达;另一方面,虚拟艺术、人工智能绘画等新兴形式冲击传统书画,书画家需重审艺术风格与创作方向。

 

总之,书画家明确艺术风格之路布满挑战,需正视并积极应对,方能铸就独特艺术风格。

 

(新华大采风总编室 方展开 胡丽佳)

 

新华大采风述评《书画家明确艺术风格过程中面临的挑战》